唐昇龙,百仁慈爱2023级支教志愿者,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会计学专业,先后任教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响水小学和铜厂小学,负责一、四、五年级的数学、体育、美术等教学工作。
* 感谢共建单位天津瑞尔吉科技有限公司对响水小学的支持
* 感谢共建单位湖南世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对铜厂小学的支持
去年八月底,结束岗前培训后,我从麻栗坡县坐车前往响水小学的途中,经过了一段很长的风景秀美的二级公路,路旁屋舍俨然,芭蕉树和橡胶树枝繁叶茂。当时的我心中疑惑:这地方的条件看起来还不错,真的需要支教老师吗?
到达学校开展教学后,通过当地老师介绍、学生一对一沟通交流、家访实地了解,我才发现,我通过网络了解到的祖国边疆山区的人、事、物的信息,连这里实际情况的冰山一角都算不上,只能算是自己自负的意淫。不亲身体验,便不能真正走进这一片千里沃野,走近孩子们的万般内心。
在十月的一个晚上,晚自习下课后,我们班的几个孩子说想和我一起聊聊天,聊着聊着就发现孩子们越聚越多,围满了一大张桌子。在那天群聊后,我才真正了解了一些他们平时不愿意说的“小秘密”,我才意识到自己平时只顾着上课、判作业、讲作业,忘记了作为一个新老师,我更需要做的是拉近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能够彼此了解。
在群聊中,我了解到,班长心理压力有点大,身为一班之长,需要协助老师维持纪律,但也需要老师给她更多的支持,她的家长要求很高,如果她考了第二家长会问“为什么不考第一”;我了解到,有一个男生比较难控制自己的笑声,会引起其他同学反感,当他和同学玩闹时,有时手不知道轻重,需要他控制自己的行为,不然会因此遭受其他同学的排挤;我了解到有一个成绩很好很听话的男生,曾经受过高年级学生的威胁和霸凌;我了解到……
我了解到我不应该只把时间放在教学上,我不应该只当老师,我还要做孩子们的朋友。
在听完孩子们略显“嘈杂”的小故事后,我也自然而然向他们敞开心扉,分享我自己的故事:我从小也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全国各地打工,出生在甘肃省成县,在甘肃读了幼儿园,又转去北京读幼儿园和一年级,后来父母发现没有北京户籍,要想在北京继续上学就要交借读费,于是转到了重庆的县城念小学,到初中时,为了离父母近一些,又转去河北上学......
我跟孩子们说,老师很羡慕你们,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一直是这些同班同学,在班级里还有很多好朋友,老师因为多次转学,没有你们这么多彼此熟悉的朋友。这时,那个比较难控制自己笑声的男生站起来说:“老师,那你现在有了我们班这17个朋友!”
当时的我内心一震,仿佛一下回到了学生时代,回到了和好朋友称兄道弟,掏心掏肺的年纪,回到了一个个慵懒地趴在课桌上的午后。我来支教前,工作过3年,因为工作属性,我对人会保持一个相对冷淡的态度,这种冷淡是经历多次人际关系矛盾之后的脱敏,也是能够冷静处理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初到支教岗位的一个月,我虽然努力变得更加活跃,但是这种“冷淡”还是或多或少地表现在了我的课堂上,以及我和孩子们的交流沟通上。
我曾经疑惑过,从小到大,我在课堂上被灌输了不计其数的正能量,了解到未来各种各样的美好,为什么一到了社会,和我所学所想完全不一样呢?既然成年后的世界会充满了冷漠和荆棘,为什么要在儿时对“未来”做那么多不切实际的畅想呢?
在支教后,看到我们班的这些孩子,我心中的疑惑有了答案:因为成年后的道路充满荆棘与坎坷,所以我们需要让孩子们在童年拥有足够多的美好和乐观,带着这些坚强的“武器”,去对抗社会丛林中存在的冷漠与不公。
回到最开始的疑问:这地方条件这么好,真的需要支教老师吗?我想是需要的,需要一个充满爱的老师,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和理解,去温暖他们的童年,把美好的信念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