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益项目>百仁支教>项目详情>支教故事>支教故事
【百仁再行动】金平支教札记
2017年05月15日
本文作者:百仁慈爱志愿者  王子涵  方强  吴耀康  李峰  缪文凯  杨洁 全文3608字,读完约需8分钟

编者按:2017年5月13日星期六,北京百仁慈爱基金会所主办的“百仁再行动”2017云南支教活动拉开序幕,此次支教活动将远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自治县,地点位于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由中南大学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博士、硕士及本科生共8人担任此次支教活动的志愿者,分别对位于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大都马小学、111小学及其新发寨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学生开展国学、美术、历史、自然科学、体育等课程的教学。

 

从今天起,“百仁慈爱”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发志愿者的支教手记,里面有他们的支教体会,以及他们的田野调查节选。观点不一定全面,立论也可能有可商榷之处,但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赤子之情。正如他们说的:云南,一段铭刻青春的旅程。

 

6404.jpg

 

昆明的“云”与金平的“山”

                                                          文:王子涵

 

云南的天,像是只有油画板才能调和出的一抹蓝,淡淡的。不疾不徐的云懒懒的躺在天上,一朵一朵。依稀记得十年前来过一次这个如画一般的城,那时满眼的苍山洱海、玉龙雪山。这一次,我们聆听着来自这个城市远山的呼唤,怀揣着对于未知世界的渴望,满载着希望与爱,从这个一直沐浴在“人间四月”的春城,再出发。

 

6405.jpg

 

五月的云南,阳光已经把影子拖得很长,炙热的太阳悄悄划过树梢,照射在我们的脊梁,却也洋溢在我们的脸上。跨越天然的地理屏障,四百七十五公里的崎岖山路,沿途经过料峭的山地、呈集体分布的梯田、公路桥下静谧的溪水,从海拔105米龙脖河河口到3074米西隆山,一步一步的挺进远山的深处。五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慢慢告别散落在昆明天空的云,映入眼帘的是布满着翠绿植被的高山,充盈着生机与鲜活的生命力。五月的云南,空气中弥散着一股淡淡的薄荷味道,许多不知名的花朵迎着温吞的风绽放的娇艳欲滴,与车窗外山路两排的绿植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是极赋张力的饱和度。气候微微干燥,却依然抵达不住志愿者们前往山区支教的热情。由于我们的前往的目的地位于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远在一百多公里的大马都小学、111小学及其新发寨小学。天色在一天的车程中悄然擦黑,我们决定暂时留在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县城歇脚,夜色渐浓,我们也终于放下沉重的包裹,褪去一天的疲惫。

 

640.jpg

 

我们将迎着晨曦微露中的第一缕金色的光,幻化为前行的羽翼,

 

整装待发......

 

人生旅程之金平支教

                                             文:方强

 

2017年5月13日,我们小组六人肩负着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中心所有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期许毅然踏上了前往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征程,开启由“百仁慈爱”基金会组织的为期一周的支教和田野考察活动。

 

这是我第二次踏上金平县的土地,上次是在去年的暑假参加了我们中心举办的大型田野考察活动有幸来过这里。一路坐车下来,虽然云南的风景依然秀丽无限,但是由于是第二次到访的缘故,心中已然少了些许第一次初入云南时对沿途美景的惊叹。但是自从去年暑假与云南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后,连绵起伏的山峦,蔚蓝清澄的天空,洁白无瑕的云彩,热情淳朴的村民都时刻令我魂牵梦绕。因此非常感谢这次活动能够给我故地重游的机会。

 

与期待云南秀色可餐的美景相比,更令我期待的是此次的支教活动。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加支教活动,相信这次支教活动会让我受益颇多。同时我也希望借助这次支教的契机,通过实地考察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寨乡以及金平县的风土人情,并且期望通过与学生们的接触能够更加深入了解这些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鼓励和帮助,为我们的这次来之不易的人生体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6401.jpg

 

边境之城:安逸的县城与贫乏的乡村

                                                                       文:吴耀康

 

从凌晨3点出发到夜晚8点到达,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这个西南边陲的小城远比估计的更远更偏僻,然而从凉爽的云贵高原到的一路俯冲到水汽氤氲的的红河岸边,当金平县终于出现时,我惊讶于她的美丽与安宁——即便是坐落在密林深山中,林立的楼房与闪烁的霓虹一下打破了我原先对这个边境小城的可笑想象。

 

经过一天的赶路,团队早已饥肠辘辘。晚餐安排在当地一家餐馆,老板娘礼貌客气地将我们引到一桌布满丰盛菜肴的餐桌上。顾不得多客套我们便举箸大啖,深深沉醉在云南菜肴特有的酸辣清新的风味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柠檬在餐桌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为百搭的酱料添加了酸甜清冽的口味,还用于制作冰凉可口的饮料。

 

清洁的街道与林立的楼房,还有餐桌上丰富的菜肴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县城的丰饶与安宁。然而根据我们所提前接触的信息,在金平县大寨乡中有三个小学(新发寨小学、大都马小学和111小学)的教学设施均已陈旧,寄宿学生生活用品缺乏。丰饶的晚餐对比贫乏的乡间小学,差距之大令我难以平静。这种想法并非在于指责当地资源向县城“过度集中”,只是其中的原因以及后果值得我们去注意和探究。也许到县城小学中走访更能直接对比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也许安宁与富足只是表象,然而支教安排实在紧密,并不允许我们对县城进行更深入的走访。

 

今天我们去了大寨乡三所小学,分发物资,熟悉学校情况,期待在数据收集之外能对它们有一段更直观细致的观察。

 

640.jpg

 

民族多样性

                                   文:李峰

 

云南省位于祖国西南端,是一个民族众多、经济欠发达、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的边疆省份。出于帮助贫困儿童的目的,笔者报名参加了2017年北京百仁慈善基金主办的云南金平支教义工活动,愿为消除贫困与不平等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支教团队都在急忙奔往金平的路途中。从极速奔驰车内的窗户向外望去,生于北方,长于北方的我,为云南优美且更迭的景色所折服,如从云贵高原红河洲一望无垠的坝子、石林县满山遍野的石林、开远奔腾山涧的溪流、个旧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到金平县水光盈盈的梯田。在山路行进中,不时遇到少数民族同胞,着者不同服饰的他们或在山路负重前行、或在山腰勾背插秧、或在集市大声吆喝等。笔者不禁感叹,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与当地环境衔接的如此完美无瑕。

 

6402.jpg

 

支教思考

                                  文:缪文凯

行程1500余公里,16个小时的辗转,开始时的兴奋期待,后半程的困倦疲惫,到达金平时,又多了一份紧张。虽然早已准备了教案,脑海里也不止一次想象过怎样上课,但还是会忍不住怀疑自己,他们需要我吗?我真的可以带给他们什么吗?

 

支教被认为是一件神圣的事情,选择支教就选择了承担非同一般的责任,虽然只是一周的老师,但做得好,可能会点亮孩子们的世界,反之也可能使他们受到伤害。

 

但支教活动中老师往往容易带有救世情节,总是希望打开孩子们的心,认为自己是学生的指明灯,但是这盏灯给孩子们指明了怎样一条路往往缺少思考。

 

这其中存在着好心可能办坏事的问题,关键在于老师能否转换角色意识,放弃外来救世主的情结,让自己融入集体,被学生接纳。只有足够的了解熟悉才可以真正明白学生们需要什么和你可以带给他们什么,才能尽可能避免一厢情愿的支教。

 

6403.jpg

 

再遇金平

                                文:杨洁

 

2017年5月13日,我们再次来到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望着车窗外熟悉的风景,不禁回想起去年此时,记起为了保护中国想当警察,为了传播知识想当老师,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想当跆拳道师父,希望妈妈的病快好的孩子们。在支教过程中,我总为无法改善教育环境而失落,常感个人力量在教育滞后的普遍状况下的微不足道。尤其忆起“读完九年书,争取不辍学”的板报,更是心中酸涩。

 

今天我们再次踏入彩云之南,希望有一天,孩子们有梦想而不被同学嘲笑,不再为了一个水龙头而暗自兴奋良久;乡村老师除了教书育人,不再需要为教学缺少的软件、硬件奔走,一次次举着贫困的旗帜寻求捐助。作为支教老师,我们才是心灵接受无私大爱荡涤的受益者。在施人慈爱的过程中,才会领悟到书本所不能给予的关于爱的真正定理定义。

 

爱是需要用心去领悟甚至需要一辈子去领悟的。我们将心里的爱与不离不弃的种子播散,生根发芽,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们感受爱,体会爱,表达爱。新的任务已经开始,百仁再行动,我们再出发,必将乘风破浪,一往无前。